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多维极化的测度:新的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姓名:洪兴建 董君
作者单位:1. 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2. 浙江工商大学;3.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共享发展成果的统计测度研究”(16ATJ002);
摘    要:鉴于现有多维极化测度方法未能体现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引入余弦相似度,并基于相对剥夺理论提出了新的多维极化测度方法。该方法还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能够分析每个维度及其变动对多维极化的贡献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从收入、财产、交通通信支出和受教育水平四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之间的多维极化。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长期多维极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教育、交通通信支出和收入三个维度的极化效应是主要原因,而财产极化效应不利于多维极化的下降。

关 键 词:多维极化  测度方法  维度分解  城乡多维极化
点击此处可从《统计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相似文献(共20条):
[1]、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
[2]、范晨辉,薛东前,马蓓蓓.Rasch模型在多维贫困测度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5(6):81-83.
[3]、艾小青.收入流动性的度量:一种新的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16(4):71-77.
[4]、甘晓成,蔡瑶瑶,肖鸿波.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测度及其分布动态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3(6):50-55.
[5]、贾玮,黄春杰.中国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及其时空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3):88-92.
[6]、刘泽琴.贫困的多维测度研究述评[J].统计与决策,2012(10):33-36.
[7]、杨灿.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J].统计研究,2005,22(9):72-4.
[8]、蒋翠侠,许启发,李亚琴.中国家庭多维贫困的统计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1(22):92-95.
[9]、刘震,谢玉梅,丁松.灰色关联分位评价方法与多维相对贫困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3(21):40-45.
[10]、敬嵩,雷良海.人力资本测度方法及其发展方向[J].统计与决策,2006(12):16-18.
[11]、谢家智,车四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测度与分析[J].统计研究,2017(9):44-55.
[12]、黄璆,刘巍,陈佳.新时期农村多维贫困的识别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2(20):16-22.
[13]、中国多维减贫成效的统计测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14]、李丽,崔新新.多维视角下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困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13):100-103.
[15]、高艳云.中国城乡多维贫困的测度及比较[J].统计研究,2012,29(11):61-66.
[16]、张跃强,陈池波,苏永伟.农业补贴政策传导的多维效应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11):133-136.
[17]、何军.一种新的“公平与效率”测度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2(13):32-34.
[18]、万东华.一种新的经济折旧率测算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26(10):15-18.
[19]、王俊,罗猛.简析等价鞅测度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4(9):119-121.
[20]、文化实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