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重身份的替罪羊——探析易卜生戏剧中的父债子偿主题
引用本文:辛苒.双重身份的替罪羊——探析易卜生戏剧中的父债子偿主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4):120-122,169.
作者姓名:辛苒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易卜生在创作中曾长期探讨父子关系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戏剧主题——父债子偿,即父辈的罪孽报应在子女身上,子辈的牺牲挽救了危机,促威对父辈的救赎。其中《布朗德》、《群鬼》和《小艾友夫》三部刷对该主题的表现最为完整突出,在叙述上也拥有一套相似的情节模式:戏剧陷入危机、子女与父母分开或身患痰病、子女替父母受罚,戏剧归于和谐。借由勒内·吉拉尔提出的替罪羊机制来解读该模式可以发现,易剧中元辜受过的子辈经历了受害者和救世者的双重身份转换,这正契舍了易卜生对于人类的命运前途等普世问题的思考。

关 键 词:易卜生  父债子偿  替罪羊机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