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汉语原初"是"的语义结构分析
引用本文:肖娅曼,黄玉顺.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汉语原初"是"的语义结构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8-54.
作者姓名:肖娅曼  黄玉顺
作者单位: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探索汉语价值判断"是非"观念的来源以及与原初"是"时"观念的源流关系.认为在汉语"是"与西语"to be"之间,既有对应性,又有差异性.作为价值判断的"是非"观念,来源于作为形而上学观念的早期"是"的存在者化的指代神圣性;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是"观念,又来源于前形而上学的更为原始的"是"时"的标示存在本身的系词性;这种原始的"是"时"观念,乃是华夏先民的源始的生存之领会与解释.

关 键 词:    是非  生存  存在  价值  判断
文章编号:1006-0766(2004)06-0048-07
修稿时间:2004年3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