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格尔国家学说视阈中的主体性探微
引用本文:王进.黑格尔国家学说视阈中的主体性探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31-33.
作者姓名:王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X00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B72001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D/2011/01/080)
摘    要: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伊始于抽象法,经过道德延展到伦理,再从伦理的家庭经市民社会发展到国家,这实质是主体性的生成历程。抽象法中的主体性作为占有外在物的人格而存在,道德的主体性是主观片面的自我决定,伦理的主体性是客观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国家乃是主体性原则的最高阶段,黑格尔对此前诸阶段进行了辩证扬弃,认为只有在国家这个实体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原则。

关 键 词:主体性  抽象法  家庭  国家
修稿时间:2012/12/1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