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比较文学“缺类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引用本文:杜彬彬.比较文学“缺类研究”的问题与困境[J].江西社会科学,2015(3):88-94.
作者姓名:杜彬彬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三十年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14BZW155)
摘    要:"缺类"问题并没有在学理层面存在于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缺类研究曾普遍关注的中国"无史诗"、"无悲剧"的问题,多是西方学者在研读中国文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现象,也是近现代中国学者反思自身文学、文化传统的结果。当前国内比较文学教材或著作在对"缺类"问题的阐释过程中又将其消解,并不能与文化相对主义达成统一。另外,在当下语境中,文学类型划分理论所强调的历史性、反固定化,使缺类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缺类"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也值得思索。

关 键 词:比较文学  文学类型  缺类  理论反思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