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644-1949年毛乌素沙地南缘水利灌溉和土地垦殖过程研究——以定边县八里河灌区为例
引用本文:王,晗.1644-1949年毛乌素沙地南缘水利灌溉和土地垦殖过程研究——以定边县八里河灌区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6(1).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长城沿线天主教的传播及其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865-1952)”(411711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移民社会、生产方式选择与环境变迁——以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为例”(12CZS051);教育部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农业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1YJC770055)
摘    要:清至民国毛乌素沙地南缘典型水利灌溉区的成因和特定的地貌类型、土壤状况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水利灌区的形成过程中,生产方式因地理环境的变化、移民规模的变化而有所变动,随之,农牧边界地带逐渐向北移动。此外,在当地社会各阶层的介入下,长期引浑淤灌,将位处城川和安边之间的近五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沙荒碱地加以改造,提高土地质量,适度的农业技术的抉择并未带来农业生产的衰退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反而对于沙地的扩大化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

关 键 词:毛乌素沙地南缘  八里河灌区  地貌类型  农牧业方式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