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本的魅力——评《Z理论》和《日本的管理艺术》
引用本文:P.多梅尔盖 ,江小平.日本的魅力——评《Z理论》和《日本的管理艺术》[J].国外社会科学,1982(1).
作者姓名:P.多梅尔盖  江小平
摘    要:1981年下半年,两本论述企业管理的专著:W.尾内著的《Z理论》和R.帕斯卡尔、A.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成了美国的畅销书,这在美国出版界是罕见的,而所谓“Z理论”也风行一时。W.尾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按照他的观点,日本的企业组织形式(J型)表现出同质、稳定、富有集体主叉的和谐精神,并采用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度。而美国企业的组织形式(A型)则表现为异质、流动、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意识薄弱、缺乏相互间的亲密感、更富于个人主义的色彩。尾内把自发掌握了日本企业经营特点的美国企业组织称为Z型企业组织,从而提出了与D.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Z理论”(X理论的观点认为,人从根本上说是懒惰的、无责任心的,因而需要不断加以监督;Y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勤劳的、责任心强的,因而需要激励和赞扬这样的本性)。《Z理论》和《日本的管理艺术》两书引人瞩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美国有不少人要求对不合理的旧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愿望。但对此理论持不同看法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认为,《Z理论》中提到的管理方法不符合美国国情;有人甚至完全否定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下面,我们分别译介法国和美国报刊上对这两本书的两种不同的评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