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的旨归:从异化劳动到共产主义社会——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考察的一个逻辑理路
引用本文:赵志伟,韩蕊.人的旨归:从异化劳动到共产主义社会——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考察的一个逻辑理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106-110.
作者姓名:赵志伟  韩蕊
作者单位:1.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2. 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文化主体性问题研究”(13CKS016);2017年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马克思的异化思维方式研究”(2017RCSK06)。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的异化劳动四重规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的逻辑表征。马克思通过指证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同一性,把被遮蔽的物质表现形式的私有财产的特性凸显出来。异化劳动背后所蕴含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因此,扬弃违背人性的异化劳动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从扬弃私有财产到打碎资本主义奴役制,从而获得根本解放的过程。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根本上是为了寻找扬弃人与劳动背离的道路和方式,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回归以及私有财产的衰亡具有了共同的路向性。正是依赖于私有财产的消灭和私有制社会的消亡,人彻底消灭了造成人被束缚的不自由因素,获得了全面的解放。

关 键 词: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同一性  扬弃  共产主义  
收稿时间:2019-09-19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