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E.A.罗宾逊人物肖像画诗歌的审美心理距离
引用本文:陈玉洪.论E.A.罗宾逊人物肖像画诗歌的审美心理距离[J].社科纵横,2006,21(2):147-149.
作者姓名:陈玉洪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E.A.罗宾逊的人物肖像画诗歌运用客观叙事方法,侧重观察和记录事件本身,悬置事件背后的本质原因、动机和作者价值判断,消解作家意图和感情,取得了非个人化的效果。这种创作方法客观上为阅读设置了障碍,取得了陌生化效果,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并且为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康德美学和心理学美学角度出发,认为罗宾逊的人物肖像画诗歌之所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根本在于作家在主观心理和对象之间保持了适度的心理距离。

关 键 词:E.A.罗宾逊  肖像诗  客观叙事手法  心理距离
文章编号:1007-9106(2006)02-0147-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