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
引用本文:张玉能,张弓.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7-31.
作者姓名:张玉能  张弓
作者单位:1.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 华东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16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W017);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8JC751016)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  哲学基础  理论形态  实践形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