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
引用本文:姚锡长.论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7.
作者姓名:姚锡长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ZD006);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42400410409);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项目
摘    要:社会心理是对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基础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利于深化对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的理论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促进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社会心理内涵与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缺位与成因分析、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启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调查和分析、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逻辑结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等基本内容;其次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主要观点: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并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多样化特征,采取相应对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五项因素公式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心理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