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种比较分析
引用本文:李述森.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种比较分析[J].东岳论丛,2010,31(1).
作者姓名:李述森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基金项目:2008年度全国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三种类型的比较研究”(08BKS010)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存在着两种内涵:一种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联系的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另一种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对社会主义革命前提条件的强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总的趋势是前一种内涵日益弱化,后一种内涵不断加强。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走上了一条与在西方相反的道路,即唯物史观的内涵逐渐弱化而革命乌托邦主义倾向日益强化的道路。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中国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但在20世纪上半叶前的中国,一方面,资本主义因素与封建性因素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空前的残酷性;另方面,救亡成为中华民族压倒一切的需要。无论是减轻民众的痛苦还是实现救亡,都必须用革命手段中断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化的革命马克思主义正适合了中华民族的这种需要。随着中华民族独立目标的实现,俄国化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就逐渐失去了功用,而发展内涵的、建设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被逐渐提到了首位。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两种内涵  俄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Marxism, Russian Marxism and Chinese Marxis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Li Shusen.Marxism, Russian Marxism and Chinese Marxism: A comparative analysis[J].Dong Yue Tribune,2010,31(1).
Authors:Li Shus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