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从物、知、欲、情的关系看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根基
作者姓名:赵玉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恰当审美’理论的谱系及生态价值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文化类重大项目“文明、文化与建构和谐世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恰当审美’理论及与道家审美思想的互补关系研究”
摘    要: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通常沿着两条路径进行,它们分别以"美"和"艺术"为核心,并于中国古代典籍中寻找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阐发。由于美学之为"美学"的根本因素并非"美"和"艺术"而是"感知"和"情感"(或感知活动的情感的体验),这种研究虽然成绩斐然,却遮蔽了一个根本问题,即中国古代美学之所以被称为"美学"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情感来源于"性"之动,具体又分为两种渠道:一种是"物—知(智)—情",另一种则是"物—欲—情",二者都必须以人对物的当下感知为基础,都是来自感知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都符合美学学科的基本定位,也因此都可为中国古代美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美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