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刘勰的诗本体论中的诗起源论
引用本文:王珂.论刘勰的诗本体论中的诗起源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103-106.
作者姓名:王珂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刘勰将孔颖达的"必不空弦"改为了"理不空弦"。这一改动在现代诗学视野中显得格外有价值。即刘勰明确地继承了前人的诗乐同源的观点,确立了诗的最重要的形式特质音乐性,但也意识到音乐先于诗歌语言及诗乐有别,这与现代诗歌理论研究及人类学研究得出的诗具有音乐性和音乐先于语言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结论都不谋而合,也为汉语诗歌由早期的重音乐的歌诗向诗的音乐性在后来被渐渐淡化,最后出现诗与歌的两种文体的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刘勰  诗本体论  诗起源论  诗乐同源  音乐性
文章编号:1672-0598(2003)05-0103-04
修稿时间:2003年4月3日

Discussion on Liu Xie's poetic originality in poetic ontology
WANG Ke.Discussion on Liu Xie's poetic originality in poetic ontology[J].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3,20(5):103-106.
Authors:WANG Ke
Abstract:
Keywords:Liu Xie  poetic ontology  poetic originality  co-origin of poems and happiness  musical proper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