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农民利益表达途径的历史考察——基于国家和乡村关系的视角
引用本文:王春娟.中国农民利益表达途径的历史考察——基于国家和乡村关系的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537-543.
作者姓名:王春娟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1b-036)
摘    要:在中国的皇权社会,农民没有与国家权力之间进行沟通的直接通道,而形成以乡绅为主的乡村内部利益协调机制;在民国及国民党政权时期,由于国家规模的扩张远大于其财政能力,因此国家政权的下沉导致了"经纪型体制",催生了乡村"赢利型经纪";在解放后的人民公社时期,采取的是"集约式乡村动员机制"的利益表达参与机制,农民的利益表达被虚化和隐蔽;在当前的村民自治时期,形成了包容性较大的多元化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但存在表达渠道不畅和欠缺等问题,仍有很大成长空间,因此当前情况下需要不断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关 键 词:农民利益  乡绅  赢利性经纪  多元化架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