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怵惕之心”何以不是“仁之端”--孟子同情理论的内在逻辑
引用本文:陆畅.“怵惕之心”何以不是“仁之端”--孟子同情理论的内在逻辑[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作者姓名:陆畅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转型研究”(11BZJ03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与价值综合研究”
摘    要:孟子在阐述同情理论时说“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但在归纳“仁之端”时只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并未将“怵惕”算上,这是有深意的。怵惕恐惧、怀生畏死,是主体以自身的主观构境设身处地想象他者痛苦并产生同情恻隐之情的前提,是刺激良知并使其呈露的必要条件。“圣人”虽然“不动心”,不为痛苦困扰,但对他者的同情依然要建立在对死亡的恐惧与担忧之上,只是这种恐惧怵惕是对全体生命之有限性的觉察与悲悯,是为他者害怕与担忧。

关 键 词:孟子  同情理论  内在逻辑  怵惕之心  恻隐之心  意识构境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