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救灾查放机制社会化研究——以1931年江淮大水为例
引用本文:孔祥成.民国时期救灾查放机制社会化研究——以1931年江淮大水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0(7).
作者姓名:孔祥成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社科部,上海,2016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 
摘    要:1931年江淮大水作为民国救灾史的一个分水岭,出现了一些带有转折性的新变化.救灾主导权的国家化和救灾机制的社会化并行不悖,一方面中央政府成立了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水委")负责全流域的水灾救济工作,凸显了国家在救灾领域里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救灾机制又呈现出社会化的特点.无论是施救原则,还是程序规则和方法,"国水委"查放局和义赈查放机构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似性.同时,社会赈灾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专家参与、民众监督、社会选择在查放机制上创新了渠道.

关 键 词:1931年江淮大水  查放机制  救灾社会化

The Socialization of Flood Investigation and Relie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case of Jiang-huai valley flood in 1931
Kong Xiangcheng.The Socialization of Flood Investigation and Relie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case of Jiang-huai valley flood in 1931[J].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2010(7).
Authors:Kong Xiangc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