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德性的力量及其限度——兼论康德道德问答法的教育意义
引用本文:李喜英.论德性的力量及其限度——兼论康德道德问答法的教育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9(4).
作者姓名:李喜英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210097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博士后资助项目 
摘    要:本文首先澄清了"德性就是意志的道德力量"的涵义,并且阐明了康德德性论的基本原则;其次讨论了康德对道德命令和实然命令的区别,以及对传统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再次,揭示了康德道德命令向道德公设"退缩"的独特涵义:德性的力量是有限度的.最后,文章论及康德的道德问答法之于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 键 词:德性论  幸福论  定言命令  道德教育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