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景观与乡村认同的构建
引用本文:王钧,徐晓彬.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景观与乡村认同的构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69-177.
作者姓名:王钧  徐晓彬
作者单位: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TY038);
摘    要:乡村文化景观对乡村认同的建构有着直接影响作用。运用扎根理论、情境分析、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景观进行多维度分析和探究,可以厘清乡村认同的形成与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乡村认同理论模型,来解释影响乡村认同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文化氛围空间和人的行为互动空间。氛围空间是景观的背景表现,具有凝视的意义;行为互动空间注重实体人与景观空间互动体验行为的发生,代表着人与景观的具体互动。乡村认同的形成需要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空间氛围与行为的互动进行同频共振,最终形成统一磁场,强化乡村认同。

关 键 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景观  乡村认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