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一种解读
引用本文:鲁克俭.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一种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15(3):22-38,205,206.
作者姓名:鲁克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ECT-11-0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基于MEGA2的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项目号2012WZD07)的资助
摘    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在实践中生成而非先验既定的,于是建立在预设的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异化逻辑就被釜底抽薪。马克思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路线,其眼中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生活本身。从动态的实践到静态的实践,再到动态的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马克思真正进入唯物史观视域的关键一步,是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抓住了动态实践这一环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蕴涵着对西方自巴门尼德以来的本体论及其理性主义传统的内在颠覆。我们从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内在理路中,解读出作为其思想背景的对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超越。

关 键 词:马克思  实践  主客二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