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路迢迢向阿里——西藏边境纪事之一
引用本文:李晓林.天路迢迢向阿里——西藏边境纪事之一[J].中国民族,2006(10).
作者姓名:李晓林
摘    要:8月29日,在完成对内蒙古边境地区的采访之后,我们终于开始了憧憬许久、想象许久的西藏边境之行。我们选择的路线是新藏公路,起点为新疆南部的边城——叶城,即219国道的零公里处。从2004年8月至今,受国家民委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本刊举办的“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报道已经实施两年。在这两年里,记者驾车走遍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广西等8个省区的全部边境县,并对其中的绝大部分县进行了采访报道,往返行程达7万余公里。其间的艰辛与喜悦,付出与收获,自不待言。全国22800多公里的国境线和135个边境县,如今只剩下西藏自治区的4000多公里边境线和21个边境县尚待走读。而这段里程,无疑最为艰难,最具挑战性,也最有诱惑力。现在,该是啃这块“硬骨头”的时候了。8月21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召开的全国兴边富民行动现场会上,国家民委经济司的葛忠兴司长等领导得知记者即将踏上前往西藏边境地区的征程,一再叮嘱要安全第一、注意身体,关切之情殷殷,令我们十分感动。内地从陆路进出西藏的公路通道,只有三条: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前两条公路虽说仍然有一定的艰险系数,但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天堑变通途。全长只有1000余公里的新藏公路(叶城至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因为途经地区的海拔高(阿里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还要翻越数座5000米以上的大坂),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谷深,塌方和泥石流很常见),路况差(水毁路段多,便道多,搓板路段多,几乎全是土石路面),一直被许多人视为畏途。1999年9月,我曾经从拉萨沿喜玛拉雅北麓到过阿里,然后从狮泉河前往新疆。那次承蒙阿里地委和行署领导的关照,有性能极好的日本丰田越野车,驾驶员是技术超群的藏族师傅和在新藏公路跑过十多年的退伍军人,再加上已在拉萨等地活动较长时间,对高原反应早就有了抵抗力,所以除了路途遥远的艰辛之外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痛苦。而这一次,却很不一样——我们要从海拔1000米左右的南疆塔克拉玛干盆地,直接攀升到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我们单车独行,并且是越野性能较差、底盘较低的韩国现代城市越野车;我们第一次自己驾车走新藏线。天路迢迢,不知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