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割除合同欺诈的“毒瘤”
引用本文:廖移海.割除合同欺诈的“毒瘤”[J].经营管理者,1999(4).
作者姓名:廖移海
摘    要:<正>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每年签订的经济合同总数已超过十亿份,合同在经济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然而,值得忧虑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的行为,不仅践踏了社会主义法制,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合同欺诈的手段 据分析,目前不法分子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造或使用已失效的各种证件签订经济合同,骗取对方财物。山东省日照市现代实业公司杨某等人,以公司名义,使用伪造的土地征用凭证和银行凭证,与省内某公司签订了900万元的借贷合同,得逞之后仅3天就提出现金860万元用于挥霍。在这一类合同欺诈中,不法分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