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老舍《四世同堂》的“杂语”特色
引用本文:王智杰.老舍《四世同堂》的“杂语”特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48-50.
作者姓名:王智杰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科课题“二十世纪中国经典家族小说修辞艺术研究”
摘    要:“杂语”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他认为小说的语言是“多语种现象”、“多声现象”,是把社会中不同的语言艺术地整合起来,描绘和表现整个实物和文意。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他把北京话锤炼成典范的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并以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为基调,植入方言词、外来词、成语、惯用语、詈语等,形成了多民族语言并存,特别是众多社会性杂语并存的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语言画卷。老舍先生的语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面旗帜。

关 键 词:老舍《四世同堂》  语言  杂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