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自由:自主性还是接受性?
引用本文:谢文郁. 自由:自主性还是接受性?[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47-57
作者姓名:谢文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接受性自由概念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从康德的自主性自由概念,特别是他在《论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从宗教角度所演示的自由概念出发,可以得知,康德的自由概念的中心关注是:“心灵改变”如何可能?康德认为基督教的恩典概念无法说明“心灵改变”中的人类生存中的向善趋向,进而指出导致人类生存向善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类内在的绝对自由。这便是康德的自主性自由概念。然而,讨论发现,“心灵改变”只有在解构中才是可能的,而康德的自由概念无法说明善概念的解构过程。进一步分析表明, 善概念解构是在恩典中实现的。由恩典所引导的自由便是接受性自由概念。通过演示丹麦哲学家齐克果的自由概念,可以清晰地说明接受性自由概念是如何在人类生存中操作的。

关 键 词:康德  齐克果  自由  恩典
文章编号:1001-9839(2006)01-0047-14
修稿时间:2005-10-11

Freedom: Receptive or Autonomous?
XIE Wen-yu. Freedom: Receptive or Autonomous?[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 0(1): 47-57
Authors:XIE Wen-yu
Abstract:
Keywords:Kant  Kierkegaard  freedom  grac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