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距离的微妙把握与阐释体验的差异性生成———以“杜诗”阐释为例 |
| |
作者姓名: | 薛宝生 |
| |
作者单位: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
| |
摘 要: | 诠释者历来对杜诗情有独钟,其诠释理想多在得作者本意,以便启后学于迷惘,成杜氏之功臣。在此诠释理想的指引下,诠释方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在对杜诗的“意诠”中,大体上以“以意逆志”、“以意捉志”、“以意遇志”等诠释方法为主。而在这些方法的运用中,又因诠释者对诠释距离把控的微妙差别,而带来不同的诠释体验:诠释者或幻想化身为杜甫,身临其境地去体察其创作时的种种情形;或借对杜甫诗句的阐释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绪;也有的完全凭借自己的才情高下去直观地感受文本意义,以求得与作者心灵的契合。
|
关 键 词: | 杜甫 杜诗 以意逆志 以意遇志 以意捉志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