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人之征兆”到“社会征兆”——齐泽克“征兆”理论的社会学意义及其警示
引用本文:范燕宁 赵,伟.从“人之征兆”到“社会征兆”——齐泽克“征兆”理论的社会学意义及其警示[J].社会科学研究,2011(1).
作者姓名:范燕宁 赵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齐泽克是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从拉康的"人之征兆"理论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征兆(即社会对抗)是颠覆"种"的"属".拉康和齐泽克都把欲望和快感作为整个征兆理论的逻辑基础,但齐泽克同时又赋予了征兆浓厚的社会历史色彩,它对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关 键 词:人之征兆  社会征兆  欲望  剩余快感  崩溃点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