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磁州窑位于我国河北省南端的太行山东麓的邯郸市磁县西部与峰峰境内,它起始于五代末期和北宋初期,一直延续到现今的著名陶瓷器产地,也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巨大民窑体系。据史料记载,元朝曾是磁州窑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其拥有横跨亚欧大陆的优越地理位置,因此在海路运输方面也是四通八达,以致瓷窑产品当时不仅在国内畅销,也远销海外各国,这些都促进了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加强了对外贸易交流。但由于瓷窑产品需求量的大量增加,随之也就造成了烧造磁州窑瓷器的必须保护载体(或名为钵匣、败瓮)——笼盔数量的不断增加,以致后续出现大量被废弃且损坏的笼盔,造成堆积如山、遍地可见的现象。这种笼盔现象伴随着磁州窑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延续,人们对其处理的方式也不断演变。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对历史风貌下彭城镇磁州窑笼盔现象与处理方式以及应用设计做相关简要阐述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