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的文化特征与原型的诗性存在
引用本文:王轻鸿.汉语的文化特征与原型的诗性存在[J].学术论坛,2004(5):127-132.
作者姓名:王轻鸿
作者单位:荆门大学人文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    要:西方原型批评的巨大缺陷表现在审美性缺失,汉语的文化特征为精神文化原型的诗性存在奠定了基础。汉语与西方语系的重大区别在于文字,从外在形态上看,汉字产生于与天地自然的感应,具有"观物取象"的象形特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的精神文化表象与自然物象密切关联,具有生动、丰富的感性力量;从内在意义来看,以象表意为汉语的意义表达留下了不断衍生的空间,中国文学原型从具体生动的意象出发去探询形而上意义,融合了独特的审美发现;从心理机制来看,汉语是感悟式的,原型感于物而"兴"更具有审美体验的心理特点。

关 键 词:语言文化  原型  形态特征  内在意义  心理机制
文章编号:1004-4434(2004)05-0127-06
修稿时间:2004年7月16日

On the Poetr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totyp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