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民性、大众性、民族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三重身份叙事
引用本文:赵琴.人民性、大众性、民族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三重身份叙事[J].人文杂志,2012(2):90-95.
作者姓名:赵琴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中的古典美学范畴研究》(11YJC751024);西北大学科研基金“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问题研究”(10NW16)
摘    要: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上的一部刚领性文献,《讲话》以其强大的叙事逻辑和神圣化的身份认同力量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项文艺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从文本叙事学的角度看,这种神圣化力量的获得是通过相互递进三重叙事逻辑而达到的,即:通过划定革命文艺的"人民性"属性而对传统文艺进行祛魅,以此确立中国革命文艺的阶级-政治身份;通过强调革命文艺的"大众性"特征来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辩护,以此厘定中国革命文艺的文化-美学身份;通过提升大众文艺的"民族性"属性来完成革命文艺的神圣化叙事,以此确立革命文艺的民族-国家身份。

关 键 词:《讲话》  人民性  大众性  民族性  身份叙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