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术兴则《易》理亡——王船山对汉代《周易》象数学的评判
引用本文:唐明邦.数术兴则《易》理亡——王船山对汉代《周易》象数学的评判[J].船山学刊,1985(2).
作者姓名:唐明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 付教授
摘    要:<正> 《周易》是殷周之际出现的一部占卜之书。起初,书中并无太极、“河图”、“洛书”之说。战国时期,《周易》研究者撰写了一组学术文章,阐述《周易》的来历、书中的要旨、八卦的卦象,六十四卦的次序等,是为《易传》。《易传》作者把太极、河图、洛书、大衍之数,说成作《易》的根据和占卜的方法。开始把《周易》引向“象”和“数”的推衍。“太极”是一个抽象观念,当时还未有图象。“太极图”是后来的人绘制的。大衍之数,即五个天数,(一、三、五、七、九)同五个地数(二、四、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