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曹禺剧作的意象
引用本文:胡润森.论曹禺剧作的意象[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
作者姓名:胡润森
摘    要:“意象”,作为一个审美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刘勰就写道:“窥意象而运斤”.七百年前,胡应麟也写过:“古诗之妙,专术意象”.在刘勰以后约一千三百年,胡应麟以后约六百年;在西方,在英美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批不满其固有传统的青年,他们把眼光转向东方,从中国古诗(还有日本俳句)中,发现新大陆似地发现了意象,于是争相介绍、大力研究,一时蔚为风气,这就影响到他们写出了一批与其传统大相径庭的、富有新鲜气息的“新诗”.这一过程,孕育培养了独步一时而又影响深远的“意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