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简析古诗翻译中的模糊语境——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
引用本文:王振国.简析古诗翻译中的模糊语境——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作者姓名:王振国
摘    要:所谓模糊,即:“不分明、不清楚”。模糊语境是指上下文内在联系的朦胧的、潜含着作者审美意识和心理活动,给读者留下想象追意的空间。作为译者,必须善于从这种语境中发幽掘微,再现原作的神韵与风貌,以沟通作者、译者、读者的心理,增强理解,有效交流。这种语境比较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譬如唐朝诗人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