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衬字、衬词在东北民歌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李玫.衬字、衬词在东北民歌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6).
作者姓名:李玫
摘    要:衬字、衬词是我国务民族、各地域民歌中常见的艺术处理手法之一。一般说来,衬字在山歌中多属补充音节的性质,而在小调中则具有较强的表达感情、塑造形象的意义,并对音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民歌中的衬字大多来源于感叹词和助词,常在歌词的中间或句子后面出现,起着加强语气、活跃气氛、调节节奏的作用。常用的有“哎嘿哎嘿哟”“嗯哎嘿呀”“得儿腊梅呀依呀”等。演唱者多是根据需要自由即兴地加入衬字或衬词,使整个歌曲的节奏和情调显得格外欢快热烈,富于音乐美。常见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