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略论老子的道德之“虚”
引用本文:黄承贵.略论老子的道德之“虚”[J].青海社会科学,2005(6):81-83.
作者姓名:黄承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    要:老子的道德哲学具有内敛性的一面,而“虚”德正是这种特性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形上本体之“道”与精神生命的角度契入,论述老子对道德之“虚”的界定、展现和修证。“虚”是对“道”状态的本体描述,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应然状态,也是生命理想境界的超越追求。老子通过“盅”、“谷”、“海”等形象化象征来展现道德之“虚”的本质内涵;并通过“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上德若谷”等修养功夫来涵养道德精神、通达大道。

关 键 词:            境界
文章编号:1001-2338(2005)06-008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