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形式中的发展轨迹
引用本文:潘天强.论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形式中的发展轨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2).
作者姓名:潘天强
摘    要:中国传统的文艺观念一直是以形神兼备作为文艺的最高境界。一方面以“文以载道”作为文学的主导思想,强化文艺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注重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趣味。所以中国文学总是“发乎情,止乎礼仪”,在总体上比较好地把握了文艺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孔老夫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具有独特形态的文艺观与西方易于偏激的文学理论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别。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来了一场彻底的大转换。这种转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拓了现代文艺理论的思想体系,为中国文艺快步进入现代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苏式文艺体系和西方现代主义文艺观的影响,先后对中国建国以来40年文艺理论的总体构成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使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一直在成就与教训的曲折道路上艰难地前进。因此,从形式论角度回顾文学理论发展的道路,剖析当前各种文艺思潮的利弊,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很有必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