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比兴”解诗及其历史命运
引用本文:李祥伟.论“比兴”解诗及其历史命运[J].江西社会科学,2009(8).
作者姓名:李祥伟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摘    要:"比兴"阐释模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亲和性的特点,为各种"误读"提供了解诗的方便.将<古诗十九首>视为"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的"政教比兴"是功利性的有效"误读",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占据整体文化语境主流地位的必然结果,<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地位也由此而成就."比兴"的政教化和意识形态化,不仅遮蔽了诗歌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而且造成了中国诗学的经学化倾向和经典化的"误读".

关 键 词:"比兴"解诗  《古诗十九首》  经典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