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寄期望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引用本文:莫里斯&#;迈斯纳,萧延中.寄期望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5(8):23-24.
作者姓名:莫里斯&#;迈斯纳  萧延中
作者单位:[1]费尼亚大学政治学系,美国 [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北京100872
摘    要:本文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莫里斯·迈斯纳教授为其名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一书的新中文版所作的序言。该书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个简短的序言中,迈斯纳教授对苏联解体以后,西方学术界流行的、以现行美国资本主义为参照系而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观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按照“历史终结论”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早期工业化时期,人们期望根除传统经济模式和社会生活的某种心理幻觉,是一种惧怕竞争的平等主义乡愁。现代工业的发展已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其历史的“活的灵魂”。但是,迈斯纳教授则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恐怕过于自信,并且为时过早。因为大量的事实显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负面后果,在当代世界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都在一个日益增加且规模巨大的范围内持续地展开着。”这些严重的问题证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憧憬,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迈斯纳教授强调,如果有人认定马克思对人类未来的设想是一种“乌托邦”的话,那么,在眼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这一理念中蕴含着的现实批判主义精神,就更加值得珍视了。正如他在本书正文中所说:“如果说,乌托邦是一种使人沉思,而不是使人行动的超历史范型,它不是对未来明确的强制性规定的话,那么,乌托邦所内涵着的道德批判的准则,就将是向美好未来表达一份充满信心的不灭祈望了。”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一书中,迈斯纳教授对毛泽东毕生追求社会平等和倡导艰苦奋斗的坚强信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鉴于此,他才说“把成长中的物质丰富与经一个世纪艰苦奋斗所锻造出来的强劲的革命传统结合起来,这可能是给中国在现代世界历史中实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理想,提供的最好机会”。本文原文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为译者所加。

关 键 词:中国  传统经济  马克思  教授  未来  机会  现代工业  美好  标题  历史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