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诗电影探幽—比较视阈下的诗影共谋
引用本文:熊莺.中国诗电影探幽—比较视阈下的诗影共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1):29-39.
作者姓名:熊莺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摘    要:在电影《妖猫传》中,文学与电影叙事融合与互动。《长恨歌》作为该电影的背景文本,其诗歌意象的电影表现能越过影像本身的叙事性-诗性之争,引领我们考察电影诗性再阐释的潜质。在现代诗人洛夫的同题诗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频繁出现的芙蓉意象被具有异质性的蔷薇意象所取代,喻示其影射的杨贵妃形象由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体系转向中国当代诗学话语体系的蜕变;而在电影《妖猫传》中,两种花意象相互交缠,凭借《长恨歌》文本的文学叙事性与影片镜头语言的非叙事性共生为一种突破载体意识的诗性,进而实现一场模糊载道与言情之界线、回归本土形象思维的诗影共谋。

关 键 词:关键词:  《长恨歌》  《妖猫传》  本土形象思维  诗影共谋  

Poetry-Film in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vergence of Poetry and Cinem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