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调解率的理性反思——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分析解读
引用本文:姜金良.调解率的理性反思——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分析解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36-41.
作者姓名:姜金良
作者单位: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调解表明双方合意的最大化,具有维权成本低、及时化解矛盾、节约司法资源等功能性优势。但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调解案件占执行案件比例趋升、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高的现象,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反映出调解合意的贫困化,调解效果异化,"案结事了"司法功能出现弱化趋势。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恶意拖延逃避执行等当事人因素,也有法院为主导下策驱动的强制调解,因此应将合理定位调解制度,在司法理念上澄清认识误区,在司法考核技术规则上合理设计,在司法制度上进行立法完善。

关 键 词:调解  调解率  强制调解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