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践哲学的三种形态与基本问题
引用本文:吕红霞.实践哲学的三种形态与基本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23(10):22-31.
作者姓名:吕红霞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研究”(22YB05);
摘    要: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分问题,首开实践研究先河。实践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的完善,主要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这两门社会科学。康德通过采取理性批判的方式讨论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何以可能,并将实践哲学看作形而上学和第一哲学。马克思认为,实践即感性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感性的历史活动中才能通向自由王国,仅存在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实践哲学的三种形态蕴含的共性问题构成了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是目的性的存在,有自由精神,这构成了实践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实践研究需要一种心智品质、想象力和思辨力,这构成了实践哲学的理性之维。实践哲学要产生实践意义上的现实性,需要掌握辩证法的智慧和技艺。

关 键 词:实践哲学  自由  感性的活动  辩证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