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习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土地私有制形成的论断——读《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札记
引用本文:方回澜.学习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土地私有制形成的论断——读《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札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作者姓名:方回澜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对农村公社的研究.他们把农村公社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它有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更为重要的,对农村公社的研究还与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密切相关.农村公社是以地域结合起来的从公有向私有过渡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普遍存在于古代许多地区和国家中.某些社会发展较慢的地方,如印度、阿尔及利亚、墨西哥等国,氏族部落和公社——卡斯特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巳发展起来的欧洲,特别是俄国、德国,在十九世纪中叶,仍保存具有农村公社特征的乡村自治和土地使用.农村公社的原始公有制,其成员具有朴素的平等民主思想,自发地倾向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分析印度农村公社的基础上,驳斥了印度只有经过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破坏才能向前发展的观点,暗示出印度的另一条复兴之路.马克思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