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清时期武陵地区丹砂开发与族群关系变迁考
引用本文:黄秀蓉.明清时期武陵地区丹砂开发与族群关系变迁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34-41.
作者姓名:黄秀蓉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商人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4ZBD035)、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土家族妇女口述史”(SWU13094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武陵地区是明清时期全国范围内最主要的丹砂产地。围绕丹砂的开采与贸易,中原王朝政府与地方土司政权之间展开了博弈,结果是中原王朝政府最终控制了大部分丹砂产地;汉人群体与土著群体之间以及土著群体相互之间也展开了竞争,结果是汉人群体获取了大部分的丹砂开采与贸易业务,武陵地区的族群关系也随之而改变。原来占据主体地位的土人,其权利逐渐让位于后进的汉人群体,土人集团对苗民的控制也逐渐松弛,但影响犹在。后进的汉人政权与汉人群体逐渐加强对世居土著群体的压迫与控制,引起土著群体尤其是苗民的反抗,是该时期武陵地区族群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

关 键 词:土人  苗民  汉人  丹砂开发  族群关系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