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别录》《七略》形成原因初探——兼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产生
引用本文:石俊华.《别录》《七略》形成原因初探——兼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产生[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1).
作者姓名:石俊华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
摘    要: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古典文献编纂的《别录》、《七略》两部书目,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古代目录学、校勘学、分类学的先河,并影响着后世近两千年来图书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思想的研究。它所采用的“七略分类法”比欧洲第一个正式的图书分类表,1545年德国吉士纳(Konard Ne-suer)的“万象图书分类法”(Biblfot heca universals)早一千五百五十一年,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别录》、《七略》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批判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好地研究先秦学术思想演变,研究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