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生成、现实构建与未来展望
引用本文:肖政军,杨凤城.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生成、现实构建与未来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16.
作者姓名:肖政军  杨凤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主题研究”(项目编号:21&ZD026);
摘    要: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表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伟大飞跃中,在现代化认识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了“从中国的特点出发”的思想方法,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思想内核与建构原点。从新时期到新时代,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概念形式逐渐明确、时代内涵日益丰富,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必须坚持“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实现现代化话语与民族复兴话语的有机融合,提高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力与理论说服力。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