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武后时期文馆的特殊形态及价值
引用本文:李德辉.武后时期文馆的特殊形态及价值[J].天府新论,2021(6):39-48.
作者姓名:李德辉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基地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行记:作为一种文类的专题研究” (编号:20K05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武后从掌权起到退位前,新置了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两个文馆,改建了习艺馆。这三个文馆较之一般文馆,在馆名、馆舍、职官上都有所不同。文馆建置虽出于服务武后个人的目的,但仍是借着尊儒重学的名义成立的,且其运作也遵循儒馆学术传统,而并未另搞一套,儒学在文馆事务中仍然起着引领作用。北门学士是翰林学士和修书学士的复合体,职责是内廷草诏,禁殿修书;珠英学士以编纂类书、诗歌唱和为主;习艺馆以对宫廷女子开展儒学教育和艺术培养为主。尽管每个文馆自成系列,性质有别,但都在传统儒学的规导下运作,馆务也在儒学学术体系之内展开,并在文学文献建设、文学人才培养、引领朝野诗风、促进诗体发育方面对当时文学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此其价值所在。

关 键 词:武后  文馆  儒学  价值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