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体性资本及其终结:重申《资本论》的政治结论
引用本文:余伟如.主体性资本及其终结:重申《资本论》的政治结论[J].天府新论,2019(6).
作者姓名:余伟如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流量社会”民众日常生活分析和批判研究(编号:19NXBKS03),宁夏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论》的哲学解读模式研究”(编号:SK18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主体性资本的理论弱化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结论,不是对《资本论》的科学解读。说资本是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无产阶级)不是主体,资本不可战胜。资本的主体性既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的客体性”,也不是被设想出来的“虚假的主体性”。资本寄生于人,并把具体的工人个体“整合”为无产阶级来剥削。资本的主体性始终源于人对主体性的让渡,但人的主体性并没有就此退场,反倒一次次被赋予又一次次被抽离。“工人是自由人”、资本的人格化具有必然性。资本要不断增殖,工人就必须始终作为主体,以更大规模的产业后备军,即阶级主体的形式被再生产出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作为主体的人以去主体性的主体活动,始终实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作为变革的目的和条件得以清晰,变革的心理基础得以奠定,理性精神的启蒙和历史性实践的启蒙得以会盟,它们将一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的革命性实践开辟道路。

关 键 词:主体性资本  寄生性  政治结论  无产阶级革命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