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何以可能——适应性循环模型的视角
引用本文:蔡秋蓉,叶继红.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何以可能——适应性循环模型的视角[J].天府新论,2021(4):118-126.
作者姓名:蔡秋蓉  叶继红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南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转居社区转型与社区治理研究”(编号:15BSH07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中国城市在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已步入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治理转向是跳出“与风险抗争”的泥淖,适应“与风险共存”现实的有效选择。从韧性概念的来源——适应性循环模型的视角来看,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的可能路径包括“过程—能力—目标”三个面向,需要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防/减—准备—响应—恢复的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防御抵抗—吸收存续—适应调整—学习变革的韧性策略,以形塑“抵抗—存续—调适—学习”的韧性能力,进而合力指向渐进式可持续发展的韧性治理。对此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理解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提供了关于韧性治理本质的更为综合的见解,为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治理提供路径图式。

关 键 词:风险社会  城市公共安全  韧性治理  适应性循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