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验道德法:从康德到拉康
引用本文:陈剑.先验道德法:从康德到拉康[J].天府新论,2018(5):78-88.
作者姓名:陈剑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齐泽克后现代主义文艺批评研究”(编号:GD16XZW04)、广东海洋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马克思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研究”、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齐泽克哲学理论的文学阐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区别于“道德即幸福”的古典道德哲学,康德开启了“道德属天不属人”的现代伦理学。其形式主义道德法不同于人间法权体系,而是不可能的、打破人类自爱中心的先验法则。然而,在“绞刑架下的偷情”和“死刑威逼下的作伪证”两个例证中,康德却企图用人类一贯信仰的高尚形象来阐说道德法,使其反沦为人间法权的教条化、机械化乃至法西斯化。拉康尖锐地批责了康德,以欲望伦理学和实在界法则,同时借助摩西十诫的阐述,推进康德的先验道德法:道德法既是非现象化生命化的先验能指结构,也是人类开拓新天新地新我的欲望能力。

关 键 词:拉康  康德  齐泽克  道德法  十诫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