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30年代中国母亲角色的转型与争论
引用本文:薛国瑞,林小静.20世纪30年代中国母亲角色的转型与争论[J].天府新论,2021(1):134-142.
作者姓名:薛国瑞  林小静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师范学院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旧文化相互碰撞的特殊时期。母亲的角色与职责也在社会的广泛讨论中不断被型塑,一个具有科学的头脑、民主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理想母亲形象逐渐成形,而儿童的生育、养育和教育也成为母亲理所当然的职责,并且教育的比重日益凸显。但也因此,母亲在儿童家庭教育与个性化生活之间出现了两难抉择,并引发了“贤妻良母”的时代争论。时至今日,母亲一面肩负着家庭中儿童教养的多数职责,一面承担着繁重的社会工作,而且父亲角色在儿童教养中频频缺位,这些都反映出母亲角色在社会建构中受到性别刻板意识的深刻影响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重重矛盾。

关 键 词:近代中国  母亲角色  教养子女  妇女解放  贤妻良母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