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他与中国彝族牧民情同手足——记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新西兰畜牧业专家彼得·费克特
引用本文:贾翠恩.他与中国彝族牧民情同手足——记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新西兰畜牧业专家彼得·费克特[J].国际人才交流,2006(6):24-26.
作者姓名:贾翠恩
摘    要: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中国城市已经常见,但在偏远山区见到外国人仍是件稀罕事.可地处峨嵋山区的四川省昭觉县、峨边县的彝族牧民们却有幸在11年前就结识了一位高鼻子、蓝眼睛的新西兰朋友--彼得·费克特(Peter Feickert).1945年出生的彼得·费克特,早年曾在新西兰梅西大学教授畜牧专业,之后经营自己的农场,是饲养牛、羊、鹿的专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从1995年以来的11年间,16次到中国,与当地彝族牧民在一起,给他们带来致富理念;引进新西兰良种牛羊,教饲养、讲扩繁;送来草籽,在四川高寒地区建立起了牧场:带去资金让孩子们重返学堂……他与彝族群众已是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凡他帮助过的村镇都已脱贫.1998年,为表彰彼得·费克特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做出的贡献,中国政府授予他国家"友谊奖".国务委员李贵鲜为他授奖,并受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

关 键 词:中国城市  新西兰  彝族  专家  友谊奖  畜牧业  国家  民情  偏远山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